硫酸鹽還原菌
什么是硫酸鹽還原菌
硫酸鹽還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縮寫:SRB),是一種可以存活于土壤、河水、海水中的細菌。
硫酸鹽還原菌的工作原理:在無氧或少氧情況下,它能利用金屬表面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并利用細菌生物膜內產生的氫,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等,從氧化還原反應中獲得生存的能量。
硫酸鹽還原菌的培養條件與菌種活性判斷:
1.溫度分為兩種:
中溫型:30-40 ℃之間。中溫型SRB主要為sulfovibrio屬,不形成孢子,環境溫度超過43℃會死亡。
高溫型:55-60 ℃之間。高溫型SRB主要是Desulfotomaculum屬,形成孢子,產品活性和環境適應性更強。
2.pH值在5-10內均能生存,最佳pH值在7-8之間。
3.判斷菌劑生成標志是在培養基中加入二價鐵鹽,液體培養基表現為全部變黑,固體培養基在有二價鐵鹽的存在下則有黑色的菌落生成。
硫酸鹽還原菌有哪些產品形態
硫酸鹽還原菌經典應用案例
經典案例1:礦山修復復綠植被層土壤pH值長效調節
客戶行業:礦山修復
在礦山修復工程中,通常針對不同地形和土質采用不同的生態復綠方案:1)巖質平臺一般采用覆土改良植被恢復技術;2)巖質坡面一般采用生態棒掛網噴播植被技術;3)土質坡面和平臺一般采用微生物成礦直接植被技術。
不管采用什么生態復綠方案,都需要進行土壤改良給植被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但是在實際項目中,大部分礦山都存在石頭多土壤少、沙土多粘土少、土壤陰離子多陽離子少現象,土壤酸化嚴重并周期性反酸、持續泛酸,導致復綠的植被“一年綠、兩年黃、三年四年死光光”。所以,維持植被層土壤酸堿度就成為了礦山生態復綠的難題!如果采用傳統的生石灰撒施方案,只能解決首次基礎pH值提升問題,后續雨水淋溶土壤中陽離子流失導致土壤從底到面的再次反酸問題使用表層撒施生石灰是無法根治的。這是就只有采用微生物治理方法——在土壤中接種嗜酸性硫酸鹽還原菌等成礦菌劑,發揮微生物的硫還原特性持續提升pH值和微生物成礦效應阻斷底層酸性滲濾液反酸破壞植被層土壤pH值穩定。
微生物成礦直接植被技術是利用成礦微生物誘導碳酸鈣的礦化(這類礦化碳酸鈣結晶又稱為生物水泥),其具有較強的膠結能力,可以土壤顆粒發生交聯,填充土壤和巖石孔隙,從而達到成礦防滲的效果,實現礦山土壤保水保肥,維護邊坡穩定;其次,通過添加改良材料(含土壤改良基質、抑酸微生物菌劑、無機肥等)進一步改善土壤條件,控制酸化問題,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并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質,實現土壤環境的全面改良和提升;最后,通過采取種、播相結合,營養袋苗種植+撒播種子的方法,形成先鋒植物、長期定居植物、短期植物、四季植物更替的人工群落系統,實現土質坡面(平臺)的生態復綠工作。
根據我們在廣東某廢棄鐵礦的土壤修復實驗數據證明,硫酸鹽還原菌對提升和持續維護土壤pH值效果明顯:
經典案例2:水田土壤酸化治理
客戶行業:
農田修復
我國南方土壤貧瘠的一種重要原因就是土壤酸化嚴重,要提升農田產出率土壤酸化治理迫在眉睫。國家農田建設思路非常清晰,大致按照
高標農田工程建設(田塊成型、機械作業道路便利、灌溉溝渠系統化)、
土壤安全利用(重金屬面源污染治理、藥肥雙減)、
土壤肥力提升(土壤酸化治理、生物有機肥使用)三個重要階段。所以,提升土壤肥力改變我國南方土壤貧瘠現狀,土壤酸化治理是重要突破口?;谖覀儓F隊與多家高標農田建設企業合作經驗判斷,未來采用硫酸鹽還原菌微生物治理法是取代物理化學法實施水田酸化治理工程的明確方向。
提高地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用土壤改良基質和土壤調理劑,對土壤進行針對性調整。
經典案例3:含重金屬的高濃度硫酸鹽廢水處理
客戶行業:污水處理
工業廢水特別是含高濃度硫酸鹽和重金屬離子的廢水處理仍是令人困惑的技術難題。SRB處理含重金屬離子廢水的機理:
1)因為重金屬離子的硫化物在水中的溶度積極小,所以在SO?2?還原時產生的H2S與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固體硫化物沉淀而得以去除;
2)SRB還原SO?2?時會產生堿度使被處理的廢pH值提高,而許多重金屬離子的氫氧化物溶解度很小,故有利于重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去除;
3)SR代謝過程中分解有機物會生成 CO?,部分重金屬可以轉化成不溶性的碳酸鹽而去除;
4)利用SRB菌體細胞的直接吸附作用將重金屬離子吸附在胞外聚合物上同污泥一同沉淀從而從水中去除;
5)SRB的新陳代謝過程可以通過主動吸收、轉化并最終積存在細胞原生質內以此清除重金屬的毒害。微生物細胞對重金屬的毒害有一定限度的忍耐,但超過某一限度可能會抑制 SRB的生長代謝。